教授鼓舞: 促進兩地產業互補化 資金獲批「過河」港大科研「喜飛」(大公報)

本港22間國家重點實驗室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,分別獲國家資助100萬元人民幣,香港大學肝病研究,以及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均受惠,計劃利用資金購買儀器及投放在重點研究項目。兩個實驗室的教授同稱,對國家開放「資金過河」感到鼓舞,認為措施有助加強兩地學者交流,同時促進香港科研與內地產業化互補。/大公報記者 趙凱瑩(文) 蔡文豪(圖)
肝癌是本港第三位癌症殺手,港大肝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過去致力尋找新的肝癌標記物,透過研究肝癌基因的變化,找出肝癌弱點,協助研製新的標靶藥,當中CD133(+)、CD24(+)肝癌幹細胞標靶,均由實驗室首次發現及證實,早前新發現了CD47是肝癌幹細胞特有的蛋白,目前正申請專利,將有助研發新藥物。

建「香港肝癌分期系統」
實驗室又建立了「香港肝癌分期系統」。港大肝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吳呂愛蓮稱,香港以往跟隨歐洲的分期方法決定是否施行器官移植,但香港缺乏可供移植的肝臟,在歐洲,肝癌第二期已可進行移植,但香港則難以做到,故必須有符合自身情況的分期方法,有關分期系統現已在內地及香港廣泛應用。
  
另一方面,港大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,正重點研究壓力與抑鬱、焦慮等情緒疾病的關聯性。
  
跨部門合作預防情緒病
  
港大臨床腦神經心理學研究所明德講座教授李湄珍稱,香港學童自殺問題嚴重,實驗室正進行跨部門合作,希望由先天至後天全面解構壓力與情緒病的關係,以提前找出潛在患者,透過提供抗壓課程等方法,提早預防他們患上情緒病,目前已在老人院試驗。
  
對於國家就創科提出一系列措施,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教授關新元稱,目前只有少數研究經費支持科研轉化,但透過國家支持,未來香港可與內地進行產業和企業互補,相信有更多科研成果可以「落地」。李湄珍則認為,資金「過河」進一步促進兩地交流,提高研究的複雜性,亦有助提高香港在中國「腦計劃」的參與度。